饲料原料之石粉
一、石粉的定义与来源
石粉是饲料中常用的钙补充剂,主要通过物理粉碎天然含碳酸钙的矿物(如石灰石、方解石、白垩岩等)制成,钙含量通常为34%-39%。其外观多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,可能因原料差异呈现偏黄、偏红或偏黑等颜色,需通过感官和化学检测判断质量。
二、加工工艺与产品分类
加工流程
粗石粉(石粒):直接物理粉碎过筛,保留原始碳酸钙成分,粒度较大(如全通过3.5mm筛)。
细石粉:经球磨机高温粉碎,部分碳酸钙转化为氧化钙,钙含量略高(可达38%以上),适用于猪、禽、反刍等动物。
产品分级
按用途:蛋禽料需粗颗粒(0.8-2.0mm),猪及幼龄动物需细颗粒(80目以上)。
按标准:参考地方标准(如DB21/T1751-2009)或企业内控标准,要求95%全通过0.425mm筛(细石粉)或3.5mm筛(石粒)。
三、质量指标与检测要求
核心指标
钙(Ca):≥35%(优质≥38%),通过GB/T 6436滴定法或光谱法测定。
镁(Mg):≤0.5%,避免因镁含量过高导致畜禽腹泻。
重金属:铅≤10mg/kg、砷≤2mg/kg、镉≤0.5mg/kg,需符合GB 13078饲料卫生标准。
杂质控制
盐酸不溶物:≤3%,反映硅酸盐等杂质含量,影响动物消化。
水分:≤2%。
四、品控验收要点
感官鉴别
颜色:白色或灰白色为佳,偏红可能含镉,偏黄提示铁超标,偏黑可能掺杂质。
粒度:蛋鸡料筛上物≤10%(12目),猪料需更细(80目筛下≥90%)。
实验室检测
钙含量:每批次必检,避免使用白云石(钙仅22%-24%)替代。
重金属:第三方检测铅、砷、镉,留存样品备查。
五、应用风险与注意事项
过量风险
单喂石粉过量会降低饲料消化率,导致青年鸡肾损伤或蛋鸡蛋壳附粉,建议与贝壳粉按1:1配用。
原料选择
避免白云石、沸石粉(钙含量低)误用,通过硬度测试(白云石硬度低)和铁含量检测。
参考文献:石粉的钙源特性与风险;加工工艺与粒度分级;重金属控制;饲料卫生标准;感官鉴别与镁含量;应用配比;储存管理;行业标准进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