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冬季,如何保障发酵饲料发酵效果少下降
天气转冷,人添衣裤,畜禽封棚,都做好了御寒的准备,而众多发酵饲料生产企业,却因能耗、环保、设施投入等等因素,未能跟上保暖的步伐,在秋冬季节出现产品发酵周期延长,发酵特征不典型、产品应用效果下降等问题,如何能在尽量控制成本的情况下,改善温度下降带来的问题?下边这些措施或许能有所帮助,有实践经验的朋友们也可以补充完善。
最直接的方法还是使用廉价保温加热装置,比如阳光棚或塑料大棚,比如在山东地区冬季大棚内温度仍可以达到二十度以上,可以满足发酵的基本需求。此外在仓库内围蔽一部分空间用以加热保温,在发酵过程的前2-3天内保温(包括使用温水混合原料),保障微生物发酵最旺盛阶段的温度需求,也能改善最终发酵效果。
第二,使用耐低温发酵菌种:部分球菌杆菌,可在较低温度环境下(10-20℃)生长繁殖,在常见的肠球菌、乳杆菌代谢缓慢时,仍能保持较高的繁殖与代谢效率,通过低温菌种的使用,可以较为明显的改善低温季节发酵饲料的发酵特征与应用效果。这些菌种目前价格较常见乳酸菌价格要高一些,但菌种成本比获得相同效果的能耗成本,要显著的低。
第三,增加菌种接种量,提高菌种活性:通过增加原菌种的使用量,依靠“质不够,量来凑”的方法,也能够缩短发酵时间与改善发酵效果,此外通过对菌种的活化,在益生菌活力最旺盛的“指数生长期”进行接种,使其“做好充分准备活动后”进行发酵,也能够减少低温带来的负面效果。当然,使用全价培养基与液体发酵设备对发酵菌种进行适宜时间的扩培后,菌数可增加20-50倍,则可以起到提质增量的双重效果。
再者,优化发酵饲料配方:通过使用含优质水溶蛋白和多糖的原料,或直接补充优质的可溶性发酵氮源与碳源,及关键无机盐,也能够促进微生物的繁殖速度与代谢效率的目的,特别是发酵前期,优质的营养物质也能够加快益生菌的复苏,缩短代时,改善发酵效果。
当然,多管齐下,更有助于应对低温季节给发酵饲料产品质量带来的挑战,如果能够寻找到廉价的热源,以上问题则迎刃而解。